最初聽到有人喊出「華客」這個名詞,我也覺得沒啥對比強烈的感覺。但看到幾位網友描述「華客」的特質,以當初媒體蒐集「台客」的定義,然後做出對比時,我靈光一閃,「華客」的確比「支那」、「清客」等用語,更能精確的描述這一個族群。

為何是「華」?這個華代表著以「中華」正統自居,但不代表他一定是中國人或住在中國,所以在台灣可以看到很多以中華正統自居的中華民國人;在中國,也還有很多以中華正統自居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;在美國,也有很多自以為延續中華正統的美國華人。這些人都是華客中「華」的代表意義。但是只有如此,並不能完全稱為「華客」,因為如果要對比於華客對台客的歧視,那麼華客必定要有相當的階級意識,以做區分。典型的台灣華客,就是以延續古代漢人士大夫觀念下的統治階級,對於平民、通俗階層的輕視意味。因此台客的種種低俗、直接、自然,就對比於華客的高級、迂迴、做作,這是華客的第二定義。在這兩個「華客」的基本定義之後,我們就可以來看看哪些人是華客?延續而出的華客,又有哪幾種類型。

首先,華客是不是一定在中國?基本上應該是否定的,因為現在的中國,在經過文化大革命,以及中國共產黨將近60年的無產階級教育之後,除了保留原來的統治者與被統治概念,其他上被視為中華正統文化的東西,都已經不在中國了。雖然這十幾年的改革開放,讓很多之前沒被消滅掉的中華傳統文化慢慢恢復,但是基本上各種中華文化的傳承,已經被共產教育給斷層了,中華文化大多只是存在博物館、觀光古蹟的保留上,而不是真正在人民的生活中發展。連最簡單的書法,都已經被簡體字所取代,純粹變成藝術,而非現在的中國文化。所以,雖然很多中國人自稱為中華文化正統,但是經歷共產主義洗禮的中國人,卻常被海外華人視為已經失去中華正統文化的代表地位,而被當作解放之後的新中國人。當然,十幾億的人口中,一定還有部分延續中華傳統文化觀念的人,但是因為政治上的壓迫,這些人不是樣版就是裝模作樣,不然就得學會共產黨那一套「上有政策,下有對策」,接著就慢慢變成非華客了。在這種情形下,中國裡面有辦法離開的「華客」早就離開了,所以現在華客最多的地方,大概就是台灣吧!而這批逃出中國的華客,基本上應該算是延續中華民國時期的正統中華文化觀念的人,才叫華客。因為那些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正統的人,基本上他們對毛語錄、鄧小平等共產黨觀念的認同性,可能遠比中華傳統文化還要重要,因此不以華客稱之。

如果以台灣華客再做分析,為何是「客」?與台客中「客」的含意是客家人不同,華客的「客」就是客人的意思。因為中國共產黨赤化中國之後,用共產主義清洗中國,逼得以維護傳統中華文化自居的「華客」不得不流落他鄉,逃離中國共產黨的清算、鬥爭。所以基本上,現在的華客都是在他國作客,但卻自認為肩負復興中華文化的重責大任,因此當新中國改革開放之後,一波波的華客掀起返回祖國的熱潮,認為中國即將走上復興中華文化的道路,並急於搭上新中國的當權者,以便再次取得中華文化正統的地位。

但事實上呢?華客卻是即將滅絕的族群,因為在新中國,現在所謂的中華正統,其實早就與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教育結合,把傳統華客認為對國家君王效忠,改成為對黨國效忠,而這個黨卻是已經清洗過一次中華傳統文化,把他搞得七零八落了。而在台灣,以前蔣家國民黨政權為了維護自己的法統,堅持在黨國體制下,打著復興傳統中華文化為號召,當作自己是中華文化正統的防護罩。與新中國不同的是,共產黨教育中國人成為信仰馬克思的「非華客」,逃到台灣的蔣介石政權卻將以前被日本皇民化的台灣人,又教育成不是台灣人的「華客」。但是因為台灣人民爭取到自由民主,台灣本土意識成為社會主流,而且台灣人也自己選出了台灣人的總統。於是,被人工教育出來的「華客」,再度變成只是借用台灣土地謀生,卻老想總有一天要回歸祖國的客人了。

失去中國土地、政權、文化、正統的「華客」,下一步還能走到哪裡去?是回到理想中的祖國,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?然後接受中國共產黨的統治?接受被共產主義清洗後所剩寥寥無幾的中國文化?還是留在作客的台灣?等著看自己的子孫認同台灣這片土地,然後變成新台灣人?還是要移民到歐美各國?然後自豪自己是中華兒女,卻只能看著下一代變成外國人?失根的華客,已經註定沒有下一代,殘存中美好的過去中國傳統記憶,只有等新中國的「XX客」來取代吧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ob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