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誰不重視自己的祖先?美國的黑人、白人、紅人、黃種人,都不重視自己的祖先嗎?台灣原住民不重視自己的祖先嗎?重視自己的祖先,這是身為每一個人類該有的態度,但是,不應該是傳統中國的重視法,也就是所謂父系社會沙文主義,只重視男性、姓名、家族、漢化、朝代、宗主的規範。但是很遺憾的,大部分的台灣人,依舊保有這種觀念,而不是美式或歐式的注重祖先觀念。
歐美對祖先的重視,是不分男女的,所以就算是母親的家族一樣受到重視,不管祖先是哪一國人、哪一種族的人,他們更重視的是血統融合的過程,而非正統。經常發現多重血統的混血兒,是他們習以為常的事。所以當希特勒在搞亞利安種族主義時,一定要查清楚你的幾代以內,父母都必須是亞利安人,因為只要母系血統非亞利安,那他就不符合納粹的純正血統定義。正因為這種種族歧視與迫害,納粹與希特勒在歐美各國裡都被徹底厭惡!
但是中國不是,受中國式教育的台灣人也不是。台灣的漢人依舊只重視父親系的血統,卻很少著重母親系的血統,只重視漢化記錄的血統,卻缺乏對其他族群血統的紀錄。比如荷蘭血統?平埔族血統?原住民血統?甚至是在清朝以前,漢人從中原開始遷徙之際,是否有北方族群的血統?異族統治期間,與漢人否有血緣關係?南移過程中,漢人與南方族群的血統融合?許許多多對於祖先的尊重,都被上述的漢民族血統沙文主義所掩蓋,對於血統的重視,被利用轉化為對朝代的皇帝主權認同,而非真正血緣關係的尊重。
回到現在的台灣,許多外籍配偶增加,他們的下一代,也能很驕傲的說:我的母親是越南人、印尼人、中國人等嗎?如果繼續接受中國式的教育觀念,他們一定會為自己非中國正統的血緣為恥。就如同哈利波特中,馬糞以自己的純正巫師血統,嘲笑妙麗是「麻種」-「麻瓜與巫師的混種」。這樣他們對於自己現在身為台灣人,要如何認同台灣?認同本土化?還是又要他們變成不生活在中國的華客?
本土化的關鍵,不是在去中國化,而是要還原到各自的祖先,不是因為你的祖先來自中國,你就比較偉大。不是因為你的祖先早就住在台灣,所以你就比較正統。應該是每個人都要尊重別人的祖先,不管是父系、母系都是你的正統,認同台灣、生活在台灣,就是台灣人。
對母系血統的不重視,就是台灣去中國化、本土化的障礙,因為中國人是不重視母系血統的。台灣是台灣人的母親,當國民黨移來中國這個父親,許多台灣華客就被中國、漢人這個少數血統所綁死,只知道黃河長江流過的省份(包括早已不存在的省),卻不知道台灣從北到南會經過哪些縣市。許多1949年移來台灣的中國人是如此,許多生長在台灣,卻以華客自居的台灣人也是如此。為何台灣人不能發展母性?因為中國的傳統、漢人的傳統,告訴台灣人母親不重要!
以我自己為例,我外公身高180多,皮膚白晰、輪廓深,可能有平埔族血統,也可能有荷蘭血統,但是在中國式的漢民族沙文主義下,家族資料只記載父系血統,至於我的母親、祖母、外公、外婆、外曾祖等等,都是給我最多DNA影響,但卻被遺忘的血緣。我的阿嬤家族如此,我的曾祖母家族如此,我的外曾祖母家族也是如此,於是我們漢人的祖先變成只有1/2、1/4、1/8、1/16如此的稀少下去。我們現在所瞭解的漢人族譜、祖先,永遠只是依照歷史久遠的1/2次方而已。而這樣的血統,就是所謂漢人的正統?就可以代表中國?明明大家都是混血兒,卻只因為父系的幾千萬分之一的稀薄血統,就可以輕視別人?當別人是雜種?這種混蛋純種中國人、純種漢人,是人類的恥辱啊!
這種觀念不改變,本土化、台灣化、去中國化就不能成功,台灣人也會繼續遺忘、歧視自己的母親,自己的祖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