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如果說「一國兩制」是統一後的想像,那「兩國一制」就是邁向統一的步驟。中國這下真的遇到天王星了!

「一國兩制」的目標,是為了把台灣納進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統治,然後以維持台灣舊有的制度,來引誘台灣放棄國家地位。以香港前例來說,他們本來就無國家地位,就是要當台灣的樣版,但快20年,結果卻越來越接近「一國一制」。

而兩國照理講也會各有制度,如果是「兩國一制」,那這兩個國家其實就可以統一了。以美國、加拿大來說,各有制度,所以要統一就必須將制度調整到一致。以歐盟來說,各國各有制度,但結盟的意思就是某些制度要趨向共通,如果繼續發展,更緊密的可能就往美國聯邦制邁進。美國是最典型的「一國多制」,各州制度基本上在聯邦政府管轄下而各有些許不同,南北戰爭就是一個國家內,為了不同制度而引發的內戰。

「一國兩制」的理想,其實比較接近美國,但在中國就搞成香港往「一國一制」邁進,因為最根本的問題,就是中國對民主與專制的制度無法忍受不統一,中國共產黨專政沒有任何空間可以容納專制以外的其他制度。

那「兩國一制」呢?這個狀況其實比較像東西德合併前,兩個國家各自獨立,但為了統一,必須朝向同一種制度而各自調整,然後再「決定」是否統一。

換個角度想,「兩國一制」其實就是某種中華民國還想統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方式,只是不用武嚇,而以文攻,要求兩個中國先互相承認,然後協調建立一樣的制度,之後再決定是否統一。如果兩個中國都是專制,就是蔣介石、蔣經國對毛澤東模式,不是你死就是我活,只能有一個專制王。

如果一個中國是民主,另一個是專制,那就要看兩邊要往哪一種制度調整。這裡兩國就出現分歧,鄧小平不想調整中國制度,所以提出「一國兩制」引誘台灣。而台灣民主選出李登輝,必然提出「特殊兩國論」來換取選票,然後阿扁接棒「一邊一國」,這兩個都是「兩國一制」形成前的必然準備條件。但之後的馬英九變成「不統、不獨、不武」的台灣葉名琛(火海合天秤),放棄「兩國」龜縮「九二共識」,假裝有「一中各表」,只想馬習會追求自己的個人「歷史定位」,大好良機就做給柯文哲了。不過,這也是天時(天冥四分)、地利(台北市長)、人和(馬英九、連勝文)齊聚才能做到的事,還真是要感謝烏索馬這樣完成他的天命讓中國信他八年才對。

最後,如果兩個中國都是民主,那就讓人民投票決定是否要統一,要不要搞相同制度,同一國名,就像蘇格蘭想跟英國分手一樣。

說穿了,柯文哲也只是把兩岸關係換一個講法而已,把對台灣最有利的現實條件列出來,但是由獅子天王星人站在白羊天王星浪潮上,對冥王摩羯(中國、馬英九)說出這些話,就是比其他人來的有力而震撼啊!

這點也看出為何柯文哲不加入民進黨的用意(天意?),泛藍國親只想被統,不敢反對「一國兩制」,不然就去不了中國拿好處。泛綠民進黨只想獨立,不要「一國」,因為知道沒有「兩制」的空間,結果就是被中國封鎖。柯P先擁抱獨派的必然,所以「兩國」在先,然後談統一的條件,必須「一制」,這樣才能要求雙方調整制度。

以實際狀況來說,「兩國一制」其實也是死路啦,因為中國不想改制,共產黨不願意放棄一黨專制,但是經歷李登輝、陳水扁,輪到最想統一的馬英九玩八年,結果卻是台灣人完全不想跟中國統一,連香港都想獨立。中國除了「錢」還有什麼牌可以打?經濟崛起已經到了瓶頸,台灣都還不低頭,難道真要動武賭一睹中國的未來?

急診室醫生最重要的能力,就是馬上判斷病患的症狀,決定哪一種方式能夠迅速穩定病人的生命跡象,然後再慢慢治療。中華民國的問題,台灣的問題,中國的問題,其實就是「兩國能一制就可以統一」,「兩國兩制就各自獨立」,如此而已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obChen 的頭像
    BobChen

    BobChen的科學占星

    Bob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